《谈写作》读书笔记
本文是我读朱光潜老先生的一本关于写作的很薄的小册子 -《谈写作》的读书笔记,主要是提炼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思考和延伸”是自己阅读的时候一些个人的观点看法。
买了这本书一个多月了,放在那一直没有翻。最近因为IT技术的研究碰到点困难,没法突破,所以想看看文学类的书,换换脑子。 所以就顺手拿起了这本《谈写作》翻翻,没想到立刻被吸引了,根本停不下来,花了两周的时间,一口气把这本书细细读了两遍。
*本书没有像普通的写作教程一样,简单的从用词造句开始一路讲到如何写开头,结尾之类俗套,而是从文学广度,艺术的高度和哲学的深度来讲述文 学写作的艺术以及精进的程序。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拍案叫绝,果然是大师之作,阐述事物的角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的编辑把此书重新命名为《谈写作》真是有点亵渎朱先生的大作了。因为这本书的高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写作了,原标题《谈文学》反而更为精确妥帖。 全书没有一句废话,值得逐字逐句的认真研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和感受。
# 一、资禀与修养
*这一节作者谈了自己对文学资禀和文学修养的看法,作者认为每个人都从事文学写作的资禀,所以不能用“我没有天分”来当做放弃文学写作的借口。而另一方面,文学的修养是人格的体现,文品就是人品。
- 就资禀来说,人人都可以致力文学。但是不得不承认每个人在文学的天资上有高有低,每个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有大有小。
- 诗人是天生的,但是也须造作。一个人纵然天生就有文学特有的资质,如果不下功夫培养,他将来必定也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天生的是资禀,造作的是修养。
- 文以载道,文品即人品。文学修养和品德的修养是分不开的,一个人想要在艺术道路上有远大的成就,就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 如何提高文学修养
- 多阅读,广泛的涉猎群书,读的范围越广泛,知识越丰富,审辩越是精当,见识和胸襟越开阔。
- 客观科学的评判事物,不要食古不化。
- 认真地体验和观察生活。
- 提高文学本身的修养,比如运用文字的技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思考与延伸:
- 其实不光是文学,其他诸如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研究也是如此,你可以不必成为大师,但是需要对艺术保持基本的鉴赏能力,这能使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通俗的说就是给生活增加情趣.毕竟一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总 “哇,荷花真漂亮”要有意境得多。
- 相对于资禀来说,我更看重后天的刻意练习,美国的小孩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有写作课和演讲课,而且还是重点课,所以美国学生的写作的平均水平要远远高于中国,这显然不能说明美国的文学天资普遍高于中国。
-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过确实历史上确实有艺术造诣很高但是人品却极差的人,比如明朝的大奸臣严嵩,但是毕竟是少数特例,还有这些人不是心理变态就是双重人格。
- 真正的艺术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就算是虚构出来的小说,里面的人物的生活起居,心理活动,场景等都跟现实生活中差不多,所以作者必须真正的认真的体验和观察过生活,才能写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巨作,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好多情景都是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所以红楼梦里面的场景才会让人觉得“比现实生活还要真实”。
# 二、写作练习
*研究文学只是阅读决不够,必须练习写作,世间有许多人终身在看戏,念诗,读小说,却始终不肯动笔写一曲戏,一首诗,或者一篇小说。造成这种情况的是因为两种错误的观念,一种是前文提到的 “资禀” 论,天资高的想一动笔就写出惊世大作,天资低的觉得自己写不出好文章。另一种错误观念是有人认为自己虽然不会写文章,但是由于阅读多,评论文章很有一套。
- 只有好的诗人,并且只有第一流的诗人,才配评诗。文学最大的功用是表现,你只有自己表现过,才知道别人表现的好不好。
- 练习写作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说谎有两种涵义,一种是心里那样想而口里不那么说;另一种是,强以不知为已知。
- 在初练习写作时,可以把每天的见闻感想记录下来,不必规定字数,长则数百字,短则几十字,重要的是记得恰到好处。也不用把所有的见闻记下来,每天选择一件最值得记的,把它记得妥妥帖帖,记成一件作品出来,那就够了。
- 初学者练习写作应该从叙事文和绘态文开始练习,然后慢慢过渡到言情文和说理文。
思考与延伸:
- 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或者知识既要有输入,也要有输出。一方面通过输出来把你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吸收,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书到用时方恨少”,通过输出(用书)倒逼自己输入(读书)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只是“坐观垂钓者”,那么你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徒有羡鱼情”了。
- 文中提到不用把所有见闻感悟记录下来,这样如“书萝卜下窖”,到头来反而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选一件你认为最值得记的事情,记录妥帖。 这里体现了选择的智慧,有时候为了提高效率,你应该少做事而不应该多做事,专注于把一件事情做好,最终的结果是1,而同时做很多件事情,但是没有做好一件,最终的结果是0.
# 三、作文与运思
*文章到底是“作”还是“写”,这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作者在文章阐述了两种写文章的风格,一种是先把全文打好腹稿,也就是所谓的“成竹在胸”,然后在用笔记录下来,这类人认为创造文章是“用心”。另一类人是想到什么就先提笔就写,实现并没有想到下一章或者下一节要写什么,然后就这样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到最后没话写了,文章自然就结束了,这类人认为创造文章是用手。对于这两种观点,作者都是不赞同的,他去的是折中的办法:
- 首先定题之后发散思维,自由联想,想到什么就把它写在小纸条上,然后再一直想,知道所有想到的东西都记下来了为止,这就完成了“运思”的过程。
- 把所有小纸条整理一下,把与主题无关的丢开,相关的线索整合一下,在新的纸条上写出一个文章的纲要。
- 然后顺着纲要,一节一节的往下写下去,如果有新的意思涌现时就立刻修改纲要。
总之一句话,文学创作是运思和作文的结合,缺一不可。
对于文思的来源,朱先生认为可以分为“偶成”和“赋得”两种。“偶成”的作品全凭自己高兴,泉思如涌,逼他写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外力。“赋得”的作品多半起于外力的催促,或是满足某种实用的需要, 比如宣传,应酬,求名谋利,练习技巧之类的。一个作家如果没有经过“赋得”的阶段,“偶成”的机会不一定会有,纵有也不会多。
“赋得”除了训练技巧意外,最重要的是要训练思想。思想不清楚的人做出的文章绝对不会清楚。
思考与延伸:要获得深刻见解和严谨的思想绝非易事,人天生思考懒惰型,所以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原因是这要克服人的天性,难度可想而知。而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多思考,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想要自己的思想更有深度,就不许对你所碰到的问题不断的思考,观察,分析,总结,补充;再思考,再观察,再分析,再总结,再补充...你会发现每一次得出的结论又比之前的更精准了。
# 四、选择与安排
- 最好的文章是“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找出最好的字句靠选择,找出最好的层次靠安排。材料不过是粗铜糙铁,选择与安排才显示出对文学艺术的锤炼和刻画。
- 文学是裁剪的艺术,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所以你只需设定一个主旨,然后把重点放在这个主旨上,在这里鞭辟入里,烘托尽致,使你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一切其他世界之上,犹如浮雕突出于石面之上一样。
- 一篇完美的作品,在结构上必须具备以下两点,第一是层次清楚,第二是轻重分明。
- 层次清楚要做到在逻辑上通顺,不能前后矛盾,上下文有所承接,整篇文章有一条贯穿的主线。
- 轻重分明是指一篇文章要有“众星拱月”的效果,主次分明。一篇有一篇的主旨,一段有一段的主旨。
事例
1. 悭吝人到处悭吝,而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只挑选他临死前看见油灯里有两根灯芯不闭眼一事。
2. 曹雪芹的《红楼梦》对于妙玉的笔墨最少,而她那一副既冷僻又不忘情的心理却令我们一见不忘。
刘姥姥吃过茶的杯子她让人掷去,却将自己用过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喝;宝玉做寿,
众姊妹闹得欢天喜地,她一人枯坐参禅,却暗地递一张粉红笺的贺帖。
寥寥数笔把一个人的性格,一种情趣,写得活灵活现。这也是选择的道理。
突出主旨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从层次(位置)上突出,比如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往往是重点所在。另一个是在篇幅上突出,意思重要,篇幅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就占少。
思考与延伸: “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以巧”。 知道做文章的套路,并不一定就能做出好的文章。要做到“巧”的话,还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持续的写作,持续的输出。但是要做到真正理解文学的精髓,那就像兵法里面所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 五、咬文爵字
文字跟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同样一句话,改一个或者调整一个字的顺序,意思可能完全变了,因此文字的推敲在骨子里是在意境和思想感情上推敲。作者在文中举了那个著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例子, 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证明“推”不如“敲”好,关键是看你要表现什么意境,“敲”代表诗人知道里面是有人的,而“推”则表示门内没有人,所以推门而入。 而根据前面“鸟宿池边树”的铺垫,作者认为用“推”应该更能体现寺内空气的冷寂。推可以无声,而敲则是有声的,不免会惊了在池边树上的鸟。
- 文中还指出了很多作者容易掉入现代文学所说的“套板反应”,就是什么都按照套路来,选词用字没有新意。比如美人都是“柳腰桃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景色一般都是“春花秋月”,说离别就是“柳岸灞桥”等。原因是沿着习惯走总是比较省力,而人生来就有惰性。但是语言是跟着思想走的,用俗滥的 语言,思想情感就没办法避免俗滥。文学是艰苦的事情,只有推陈出新,遇事总往深一层去想,力求思想和语言相互融合,你的文章才是“作”出来的,才能慢慢达到艺术的完美。
思考与延伸:罗丹曾经说“蹩脚的艺术家总是用别人的眼镜观察世界”,这句话用来评价那些陷入“套板反应”的人可谓是入木三分。真正的大师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别人不曾 发现的美。想要不落俗套就要发挥“格物致知”的精神,细心观察,通过多角度的深层次思考来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刚开始会很难,但是学习本身就是一件不断走出舒适区的过程,而且从来都没有捷径。
# 六、散文的节奏和声音
- 毫无疑问,好的文章节奏和声音都非常好,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音流畅,让你根本停不下来,这个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感触最深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还有各种“之乎者也”,读起来那叫一个酸爽。文学必须要表现情趣,而情趣大半要考声音和节奏来表现。段落的起伏开合,句的长短交错,字的平仄,文的姘散,都与声音有关。
相比古文,白话文的声音节奏,更不拘于形式,贴近自然。好的文章要读起来顺口,一点不做作,不拖沓,有很好的声音,但是这些又多处于自然,没有很显著的痕迹。 这里作者还举了《红楼梦》二十八回宝玉向黛玉说心事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好文章的声音。
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喜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的收拾的干干净净,收着;等着姑娘到来,一桌子吃饭,一床儿上睡觉。
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下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底,才见得比别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
文中还批评了那种使用“生吞活剥”的方式去翻译外国文学的人,思路不清楚,上下文不衔接,声音和节奏简直乱的没法听。
思考与延伸:
- 从声音的视角来说明文章节奏,连贯的重要性,足见作者对文学艺术入木三分的见解,简直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不愧为大师,一出招就切中要害。
- 我认为作者所讲的语文的声音和节奏,从养生学的角度上看有点像人体类的“精气”。声音流畅代表气顺,说明人的精神状态好。同样的,一篇文章的节奏不流畅,就如同我们 通常所说的人“中气不足”。其实这样进一步验证了前文所说的“文品”即“人品”的观点,文章通透,说明这个人有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 七、文学与语文
- 这节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和文学的关系。
- 内容,形式与表现
- 体裁和风格
- 文言文的白话化和欧化
一、 “内容”是作品里面说的话,“形式”是说话的方式,“表现”是艺术的完成。
首先,作品无论好坏,都有一个形式,所谓的“无形式”也是一种形式。评价一篇作品有无形式很简单, 就是看它是否为完整的有机体。有机体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有头有尾有中段,另一个是全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相互联络照应,变更任何一部分, 其余都必同时受牵动。
内容其实就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要跟思想一致。 “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所谓的“有话说不出”根本是个伪命题,事实上是你脑子里面有的只是一些飘忽的意向和概念,没有想清楚,根本不成话。
表现就是把你内在的“思想”翻译成外在的“文字”,文学的功用就在表现,语文必须精确妥帖,心里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要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
其实这三者是互相成就的,思想是实体,语文是投影,语文了完整的形式,思想绝不会错落凌乱;语文精妙,思想绝不会粗陋。有了思想和语文,文章也就有了表现力。
二、一个作家有一个作家的风格,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学派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的文章是古典的还是浪漫的,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 不管是何种体裁或者风格,我们都必须遵循《易经》里面说说的“修辞立其诚”:思想必须与语文同一,人格必须与风格同一。所以要想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从源头做起,必须先修养品格。
三、对于文言和白话文之争,作者认为活的语文是在生长的,生长就必须会有新陈代谢,那么就一定会有新的部分和旧的部分。我们不能“以古为则”排斥白话文,但是也不能够完全抛弃 古文,来一场过激的白话文革命。每一个时代的作者都只用当时流行的语文,但是几乎没有哪一个有名的作家不研究前人的名著。
四、语文的欧化是中国文化和艺术跟西方文化艺术融合的必然结果,因为思想要跟语文不能分开,除非你拒绝接受西方文化和艺术,否则你就不得不接受西方的语文。 如果不了解西方语文的特点,就没有办法读懂西方的著作。但是在语言的欧化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看法:
- 首先不能生吞活剥,要尊重各国语文的特点。
- 其实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不要一下子欧化到一般读者不易了解接受的地步,欧化一定是个长期的过程。
- 我们这一代人认为欧化的,下一代人就习惯成自然了,我们这一代欧化的轻一点,下一代就欧化的彻底一些,这是自然的大势所趋。
思考和延伸: 好一个自然的大势所趋,这是智者的见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已经验证了老先生的个观点。如今的中国跟世界的距离已经是越来越近了,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些发达城市已经是跟世界零距离了。 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科技的融入使得这些城市充满空前的活力,这其实就是欧化的结果。
我对白话文运动的看法: 我觉得白话文运动也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存储,编码和传输变得越来越容易了。而古代文人之所以会选择用文言文来记录信息,是以为它代表了一种信息压缩算法,文言文能够用很短的几个字,表达很长的语句白话文。古时候的信息的存储和传输的成本很高,所以对信息的压缩就本有必要,而且越是年代久远的文言文,对信息压缩的越厉害,也越难懂。信息的存储从鱼骨兽骨到竹简再到麻布,再到纸张和打印机的出现,再到我们现在电子存储设备,信息的存储和传输的成本是越来越低,所以文言文也就必然会越来越白话化。这也是为什么两汉时候的文言文比春秋战国的要容易懂一些,唐宋时候文言文又比两汉时候的容易懂,到了明清,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之类的文学作品,绝大部分一般读者已经没有阅读障碍了。因为这个时候信息的存储运输已经不是主要的矛盾了,而信息的识别和传达成了主要矛盾,所以白话文成为主流,也就是顺应时代了。
# 八、读者与作者
- 本节中作者开始就否定了自己之前在《论小品文》中提到的“最上乘的文章是自言自语”这一主张。认为艺术是一种语言,既然有说者就必然有听者。 一个作者需要读者,就不能不看重读者;但是如果完全让读者牵着鼻子走,他对于艺术也决不能有伟大的成就。
- 从文学体裁和风格的演变来看,应该作者时时在迁就读者。比如中国所谓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体裁和风格盛行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读者喜欢。 从这个角度分析的话,作者应该迎合读者的。 但是如果作者一味的迎合读者,揣摩风气,他的艺术成难以超越当时已经达到的水准,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二流作家;但是如果一味的孤芳自赏,他的艺术至少在当时找不到读者。 所以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能接受群众,群众才能接受他,但是他也需要高于群众,群众才能受他启迪,他必去从迎合风气到开创风气。
- 作者的水准高,可以把读者的水准提高,反过来读者的水准高,也可以把作者的水准提高,作者与读者,就如同领袖与群众,群众的素质不高,就没法领悟和认同领袖的思想。
思考和延伸:其实到底是因为读者喜欢看小说所以当时的作者们就开始写小说,还是因为当时的作者都写小说,所以当时的读者就喜欢读小说,这是个没有答案的哲学问题。 但是我觉得文学艺术的多样性,以及文学体裁和风格的发展就是这两种因素博弈的结果。作者和读者是相互促进的,作者开创新的风气,读者跟风并给出反馈,作者根据反馈再开创出 新的风气。这不就跟我们今天的互联网产品的迭代一样吗?产品提供这先发布一个产品,然后用户使用后反馈,然后产品经理根据用户的反馈修改和升级产品, 或者在此之上孵化出一个新的产品,都是一样的思想。
# 九、具体与抽象
在《散文的节奏和声音》一节中,作者描述了文章的“声”, 这一章中作者从“具体与抽象”的角度阐述了文章的“色”。
所谓具体指的文章描述的“象”,而抽象是指文章阐述的“理”;具体是指“证据”,而抽象是“说理”。哲学的探求止于理,有时也要依托于象,而文学的探求止于象,但是也不违理。 文学中的象和理就像是盐溶于水中,分能分开。
文学的功用是表现,如果全是抽象的,过度说理,它就失去了文学的特质而变成哲学了。抽象的东西往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难免千篇一律,如果你想要要读者深刻的理解你所说的“理”, 那就要把它们放入具体的“象”中烘托出来。
如何在言简意赅和生动具体之间做选择,作者提供三点建议:
- 如果言简意赅和生动能够同时满足,选言简意赅,反之,选生动具体。
- 到底是该具体还是抽象,应该根据不同的情景来拿捏,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把眼前的情景和盘托出,巨细不遗,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又要点到为止,寥寥数笔就可以把真个性格和情境 暗示出来,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 具体绝不是简单的具体意象堆砌就可以了事的,而是要通过创造的想象,融成一种独到的新鲜的境界,或是一个有特殊生命的性格。比如像《水浒传》里面的武松打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或是曹雪芹的刘姥姥,那才不愧为是“具体的”。
思考与延伸: 所谓的具体,其实就是把抽象的事物写活了,虚拟的任务被写的有血有肉,有种跃然纸上的感觉。就如鲁迅先生笔的阿Q和祥林嫂一样,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 中看到他们的身影。那些作家塑造出来的人物甚至比我们自己周围现实存在的人物更加真实。这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吧。
# 十、情与辞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会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哀乐愁,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
语文和思想是一体的,那么从文学表现中情和辞的分配量来说,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和辞溢乎情。
情尽乎辞:心里感觉十分,口里也就说出十分。也就是是所谓的“修辞立其诚”,这是作者比较推崇的境界。
情溢乎辞:心里有十分,却只能说出八九分。语文毕竟有它的限度,再优秀的作家也会遇到“不是粗鄙的语言所能描述”的情境。 这个时候往往需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辞溢乎情:心里只有八九分,口里却说出十分。这种文章的特点就是,辞藻华丽精妙,但是表现的思想情趣却很普通。虽然看起来浮夸空洞,但是细细品味必能感到它们独特风味。 比如汉魏六朝的骈散文大多都是这种。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对艺术做了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把“辞”叫做“物质”,艺术以物质表现精神。
物质恰好满足精神是“古典艺术”,如古希腊的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
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如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塑和建筑。热烈的情感和崇高的希望是不受到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
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如埃及的金字塔,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隐约的知道他所表现的精神。
最后,作者认为“因情生文”的作品一般的作家是可以办到的,但是“因文生情”的作品非大艺术家不能做到。建议初学写作者从“因情生文”的作品开始练习。 还给出了《文心雕龙》里面总结的写文章的“套路”
- 心中有一种情致
- 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这种情致
- 找出适当的文字,使用适当的修辞把这种感情和思想表达出来
思考与延伸:通过这三种情与辞的组合让我想起了java编程语言的三个方向:JavaSE, JaveEE, JaveME. 情尽乎辞对应JavaSE,表示语文的基本功,这种是每个要想在文学上有所 成就的作家都必须要达到的境界,后面两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去选择自己要精进的方向,是“古典作家”(JaveEE)还是“浪漫作家”(JavaME),最终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 十一、想象与写实
想象和写实是并行不悖的,而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绝对相反。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必须同时有想象和写实。
从文学的角度上看,世界上有三种“真实”:
历史的真实,也叫现象的真实:如“中国在亚洲”,“抗日战争1945年结束”等
逻辑的真实:如“人总会死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诗的真实,或者说艺术的真实:在一个作品内,所有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表行为都写的合情合理,首尾连贯合一,一切生命和形体都是和谐一致的有机体, 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如《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府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真实社会。
文艺家对于人生需要经历三层阶段:
第一层他必须掉进去生活过,才能懂得其中甘苦。
其次他必须跳出到外面的观照过,才能认清生活的形象。
经过主观的尝试和客观的体验之后,把自己的印象加以整理,整理之后粗糙的自然生活才能变成艺术的融合整一的境界。
思考与延伸:
- 一篇文章想象和写实的分量多少其实要根据文章的体裁来定的,对叙事文来说,写实会多一些,说理只是到最后总结的画龙点睛之笔,而言情文则可能想象多一些, 少量的写实只是为了辅助抒情。
- 初学者对于情感的表现拿捏不准,应该多在写实上下功夫。
# 十二、精进的程序
- 在最后一节中作者用过练字为例子,讲述了文学精进的程序,分为四个境界:
- 初学的时候,笔拿不稳,手腕运用不能够自如,字写得的歪歪扭扭,这个叫做“疵境”。
- 如果稍有天赋,临摹,练习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学得一些法度,手腕的运用也比较灵活了,这个时候可以写出比较端正的字了,但是却没有什么特色。这个时候就进入了“稳境”。
- 如果再想进步,就应该把各种书法字体都尝试一下,然后认真揣摩,荟萃各家所长,形成自家特有的风格,写出来的字有独特的美感,可以算得上是艺术作品。 这就可以说进入“醇境”了。
- 最高的境界是“化境”,这个时候不但字的艺术成熟了,胸襟学问的修养也成熟了。艺术的修为和人格的修为融汇贯通,行文挥笔随心所欲,字里行间透着对自然,生活的通透的理解。 这种境界只有极少数幸运者通过机缘巧合才能达到。
- 文章的道理也是如此,由“疵境”到“稳境”需要下功夫学基本功,包括把字用得恰当,把句子造的通顺,把层次安排的妥帖。前期也是需要通过模仿名家的名作来慢慢的了解用词造句,层次安排的技巧,同时又需要有师友指导,可以到达“稳境”,然后慢慢的集合各家所长,悟出自家特有的风格。
思考与延伸:吴军老师曾经说过,凡事从0分做到50分靠常识,从50分做到90分靠技术,从90分做到100分就要靠艺术了,是可遇不可求的。我想对应朱老先生的精进程序就是,要达到 “稳境”其实靠常识就可以了,这个是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但是要到达“醇境”就必须依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己认真的探究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和特性。 再往后要做到100分那就得看个人的天分和造化了。
本站博文如非注明转载则均属作者原创文章,引用或转载无需申请版权或者注明出处,如需联系作者请加微信: geekmaster01